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泌尿外科醫學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探討典型病例在臨床醫學本科生泌尿外科學見習教學中的應用,分析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和效果,提出解決對策。
(二)研究對象
選取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泌尿外科臨床醫學五年制見習生50名為研究對象,對其中的25名采取典型病例教學模式進行指導,設為實驗組;其他的25名見習者采取一般的普遍性教學模式進行指導,設為對照組。在見習后對兩組學生的基礎操作能力和??撇僮髂芰σ约袄碚撝R等進行考評。對兩組的成績進行對比分析。
二、研究方法
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泌尿外科臨床醫學五年制見習生50名進行實驗。在泌尿外科學見習教學中,對50名本科見習生進行試驗對照研究,對實驗組(25名學生)采取典型病例教學模式進行指導,對對照組(25名學生)采取一般的普遍性教學模式進行指導。五十名本科見習生在試驗對照研究之前的基礎操作能力和??撇僮髂芰σ约袄碚撝R等都處于同等水平,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差異性不大。在見習后對兩組學生的基礎操作能力和專科操作能力以及理論知識等進行考評。對兩組的成績進行對比分析。在實驗組所采取的典型病例教學法具體如下:第一,開展小課堂。這跟對照組相似,在見習過程中,每天或者定期在某個時間段開展一個小課堂,講授一些基礎性理論知識。但是在實驗組的小課堂中,除了進行基礎的理論醫學知識的講授之外,還進行某個典型案例的分析,教師通過小視頻、ppt等多媒體向見習學生介紹典型病例的情況,在了解病例之后,讓見習生們提出問題,并進行討論。討論可以分組合作展開,每組中各位成員都要擔當某個典型病例的患者角色,患者角色在不同典型病例中進行輪換。整個課堂中,教師將課堂活動交由學生,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全面提升。第二,臨床示教。在典型病例中,教師在對患者治療和診斷過程中,周邊的見習生或作為助理,或作為下手,觀看和練習老師的操作過程,親身體驗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各種環境以及臨床操作中的各項注意事項。在典型病例治療中,教師根據泌尿外科方面的具體問題對見習生進行臨床講解,針對患者的具體特點,對操作要點進行具體講解。在典型病例現場示教之后,教師醫生還指定一位見習生在查房過程中進行輪流操作,其余見習生對其操作中遇見的問題進行探討和糾正,所有操作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第三,典型病例一對一教學。在見習到一段時間之后,教師選擇一些泌尿外科典型的患者,讓見習生輪流一對一進行查房、觀察、操作。老師對每位見習生的診治過程進行觀察和跟蹤監視,并進行記錄。比如見習生根據步驟在進行查房過程中,教師會不停的提問,現場監控和記錄。在查房結束之后,讓見習生自行自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教師會根據典型病例的情況對見習生進行評價,指出其診治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見習結束之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見習生進行統一的考評,其中包括基礎操作能力考評、??撇僮髂芰荚u、理論知識考評、總成績考評。總成績由基礎操作+??撇僮髂芰?50%)、理論知識(50%)。其中,設置優秀95-100分,良好計85-95分,合格計80分,不合格根據情況計0-80分。
三、研究結果
在進行一年的見習之后,實驗組合對照組的成績實驗組在見習之后,合格率為百分之百,而對照組無論在基礎操作、專科操作還是理論知識方面,都沒有達到百分之百的合格率。根據筆者的觀察,其中造成不合格的原因主要表現為對患者病情的臨床表現評估不足,操作過程中溝通不足,一些細節把握不充分,甚至違反操作原則等。
篇2
1 目前中職學生泌尿外科學習存在的問題
泌尿外科的學習是中職學生臨床教學一個重要環節,其主要目的在于培養中職學生的就是培養臨床思維以及應用能力,從而幫助他們將理論知識與臨床應用相聯系。隨著醫療技術持續快速發展以及我國醫療大環境轉變,泌尿外科一方面從大外科當中獨立出來,同時還有繼續細化的趨向。因此中職學生在泌尿外科的學習過程中,也應當根據疾病臨床的特征,順應當前的醫學改革潮流。但是目前中職學生在泌尿外科的學習過程當中,學習的理論知識還比較陳舊,同時缺乏臨床見習的教學內容,不利于提高他們的臨床思維以及動手能力。
在學習方法方面,中職學生泌尿外科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是被動接受。長期以來中職學生的泌尿外科學習都采用填鴨式教學,在學習的過程中由老師不斷進行講解,但是由于中職學生剛剛接觸到臨床見習,對泌尿外科比較陌生,因此很難理解并掌握教授的內容,更枉談靈活運用。對我國中職學生而言,泌尿外科學習是外科見習的組成分,根據各個院校不同的安排,時間在3d~1周之間。在學習過程當中,中職學生被分成小組到泌尿外科,由指定的講師專門帶教,學習內容包括隨科查房以及閱覽病例等等,有時候還會觀摩泌尿科的常規操作,例如膀胱鏡檢查等。由于帶教老師的數量有限,因此難以為中職學生提供詳細的指導,并且學習的時間較短,難以掌握泌尿外科的臨床知識。
2 改進中職學生泌尿外科學習質量的對策
2.1 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在中職學生的泌尿外科學習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時因為泌尿外科的內容非常豐富并且比較抽象,僅僅口述中職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掌握,而使用多媒體技術來制作課件有著圖文并茂的優點,更能夠形象直觀地將泌尿系統展現出來,激發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多媒體課件可以模擬動態過程,這樣就能夠幫助中職學生理解泌尿系統中的抽象醫學概念。多媒體課件的信息量比較大,中職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接觸到大量信息,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泌尿外科的學習過程中,??茩z查可以說是輔助診斷的重要手段,通過讓中職學生觀看教學視頻,再結合教學模具進行逐步的演示以及講解,能夠加深他們的印象,使中職學生對泌尿系統解剖結構以及指診等操作步驟了然于胸。
2.2 重視臨床能力學習: 中職學生在泌尿外科的學習過程當中要重視培養他們的臨床能力。在學習之前,教師就應當與病房聯系從而找到典型的病例??梢韵茸屩新殞W生來咨詢病人的病史等方面的情況,教師則為他們提供檢查的結果,中職學生在討論之后提出自己的診斷依據,然后進行鑒別診斷并提出后續的診治方法,最后教師來總結泌尿外科疾病的臨床特點以及診斷思路,同時點出需要注意的事項,幫助中職學生糾正診斷過程中的不足,這樣一來既豐富了學習的內容,同時也能改善中職學生臨床能力。在臨床能力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教授他們插導尿管、換藥拆線以及拔引流管等具體操作,同時讓中職學生親自操作。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帶領中職學生參觀膀胱鏡的體外震波碎石等方面的操作,這樣一來就方便中職學生在臨床實習的時候迅速適應護理工作的要求。
2.3 應用PBL教學法: PBL即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種基于問題而學習的模式,由精神病教授Barrows提出,可以說是同傳統的醫學教學方法大相迥異的新型教學方法。PBL教學法的核心高度重視問題,讓學生成為學習過程的主體,教師為引導來進行小組討論。就中職學生的泌尿外科學習而言,PBL教學法應用前景非常樂觀。在泌尿外科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一周來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給中職學生發送病例資料,并且提出泌尿外科相關的一些問題,讓中職學生根據問題自己從期刊、書籍以及網絡工具等渠道來查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在臨床見習開始前放映泌尿系統的影像并交代檢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時刻向中職學生灌輸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鼓勵他們多與病人進行交流,在教師的帶領下,可以引導中職學生進行前列腺增生以及腫瘤病史方面資料的收集,然后以小組問單位來進行針對這些材料進行討論,從中挑選出那些代表性的問題進行解答,對于中職學生的亦或要反復講解,同時鼓勵學生之間展開討論。在討論的過程當中,中職學生也仍然可以繼續提問,由同學或者老師進行。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把握討論方向,確保中職學生的討論圍繞泌尿外科這一主題,逐步引導他們用學習的知識去分析解決遇到的問題,從而培養中職學生的臨床思維。
臨床實習可以說是醫學中職學生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階段,在過去的教學模式下,他們僅僅是被動接受,學習積極性以及效果都不夠理想,其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得不到鍛煉,只有改革教學方法,積極采用現代技術改進教學質量,才能夠幫助中職學生更好地掌握泌尿外科的相關理論以及臨床操作,從而充分利用其所學的知識來為病人提供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 陳剛,唐偉.提高泌尿外科進修生臨床教學質量[J].醫學教育探索,2011,12(3):56-58.
[2] 卓文利,靳風爍,李黔生.多媒體技術在泌尿外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2,16(10):87-88.
篇3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2月~2013年12月前往本院接受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的128例患者為觀察組。其中, 男87例, 女41例, 年齡18~81歲, 平均年齡(48.25±5.28)歲。腎上腺腫瘤18例, 腎囊腫72例(單純性46例, 多發性26例), 輸尿管結石18例(右側15例, 左側3例), 精索靜脈曲張10例(單側8例, 雙側2例), 重度腎積水5例, 無功能腎積水3例, 輸尿管結石2例。以同時段前往本院接受開放性外科手術的50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為對照組, 其中, 男35例, 女15例, 年齡17~82歲, 平均年齡(48.65±5.85)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病癥等一般資料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于全身麻醉狀態下施以傳統開放性手術。觀察組患者行腹腔鏡手術:均先行全身麻醉, 取側臥位, 于腋中線的髂嵴上方做2 cm切口。分離肌層至筋膜, 撐開后進入腹膜后間隙, 置入自制水囊(內含生理鹽水300~500 ml)。將套管放入水囊中, 注入二氧化碳, 氣壓為1.5~1.9 kPa, 置入內鏡。而后依據其病情情況于腹腔鏡下行相應手術。
1. 3 觀察指標 ①術中出血量;②手術時間;③下床時間;④住院時間;⑤術后并發癥發生率[1-3]。
1. 4 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取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各項觀察指標數值比較 兩組患者各項觀察指標數值比較, 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2 兩組患者預后效果比較 觀察組無感染、繼發出血等術后并發癥發生;對照組術后感染2例, 繼發出血4例,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2%, 經醫護人員及時處理后, 均痊愈出院。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5.8958, P
3 討論
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 其于泌尿外科中開始得以廣泛應用, 諸如腹腔鏡實施腎切除術、輸尿管切開取石術及根治性腎臟切除術等[4]。上述術式相對于傳統的開放性手術而言, 腹腔鏡手術具有著顯著的優勢, 不僅手術創傷小, 易于恢復且臨床療效較佳[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比較兩組患者各項觀察指標, 觀察組術中及術后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 于泌尿外科臨床治療中應用腹腔鏡手術, 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下床時間及住院時間, 減少術中出血量, 且并發癥發生率低,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旭, 吳準.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的研究現狀和進展.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9, 24(5):325-329.
[2] 郝鋼躍, 楊培謙, 肖荊, 等.單中心2 250例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嚴重并發癥的臨床分析.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14, 35(4): 288-292.
[3] 宋體松, 葛玉鋒, 姬超, 等.縣級醫院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1000例報道.現代泌尿外科雜志, 2011, 16(6):524-526.
[4] 鄧志新.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120例分析.中國衛生產業, 2013(17):104-105.
[5] 賴晉晉.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 當代醫學, 2013, 19(4):58-59.
篇4
1 微創外科簡介
微創外科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 是指通過微小入路或者微小創傷,將物理能量、特殊器械等化學藥劑送入人體,目的是輔助然后完成一系列手術,如切除、重建、病變等,最終達到治療的目的。MIS和傳統的手術效果相比,對病人的創傷明顯較小,因此被廣泛應用于泌尿外科、小兒外科等醫學領域,具有廣泛的發展前景。
2 微創外科在泌尿外科的應用
MIS的內涵簡而言之是指通過內鏡外科或者腔鏡外科等手段來輔助傳統外科,以減輕患者的創傷,進而達到減輕患者痛苦的目的。但MIS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外科治療手段,比如,凍頻、穿刺、注射等。MIS從另一方面促進了外科領域相關醫療器械的發展,比如腔內切割儀、吻合器、超聲刀、內鏡超聲儀等。
泌尿外科隨著膀胱鏡的問世而發展至今,具有悠久的歷史。泌尿外科是一種治療尿路病變的技術手段,具有侵襲性較小的特點。微創外科和泌尿外科已經普遍存在于我國大多數的醫院,有著廣泛的應用,微創外科在泌尿外科的主要應用包括:
(1)內鏡的應用
在我國大多數醫院,常用的泌尿外科內鏡有腎鏡、輸尿管鏡和尿道膀胱鏡等,主要用來治療前列腺增生和尿石癥的治療和診斷。其中列腺增生癥大多數通過尿道前列腺氣化或者電切來進行,以達到是利用電切鏡切除前列腺的目的。具有侵襲性較小、損傷小和恢復快等特點,因而深受廣大患者的喜愛。尿路結石通常采用輸尿管鏡技術取石或者碎石,已達到碎石的目的,進而獲取良好的治療效果。
(2)腹腔鏡的應用
腹腔鏡在我國泌尿外科的應用也較廣泛,主要用于根治腎腫瘤或者切除腹腔鏡腎等,具體可以被用于切除腎上腺、腎輸尿管和腎,腎腫瘤根治和前列腺癌根治等。傳統的腹腔鏡風險大、時間長、侵襲性較強,容易引起患者的疼痛。進來出現的手輔助腹腔鏡術有助于解決上述的缺點,大大減少患者的術后并發癥和痛苦,被廣泛應用于腹腔鏡腎上腺手術中,能有效的保證腎熱缺血的供應,提高供腎質量,從而取得理想的手術效果。
(3)非侵襲性外科設備的應用
非侵襲性外科設備也廣泛應用于我國泌尿外科手術中,例如用于尿石癥手術中碎石的裝備。利用微創技術,結合非侵襲性外科設備不但能減小患者的痛苦,而且還能縮短患者康復的時間和手術實施的時間,被廣泛應用于腹腔鏡手術中。不過該手術要求手術者具有熟練操作儀器的技術,并且手術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才有可能達到較好的手術效果。
(4)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植入物治療的應用
近年來出現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植入物治療被成功應用與微創手術中,能有效的減少患者的痛苦,也能較快的恢復。比如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網狀吊帶能被用于尿道、恥骨或陰道前壁切口的裝備,這種設備和技術手段已經在我國逐步被采用。
(5)經皮血管內插管術的應用
經皮血管內插管術廣泛應用于我國泌尿外科手術中,結合微創手術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經皮血管內插管術被常用來治療腎腫瘤、栓塞治療精索等病癥,具有較好的治愈率,患者滿意度較高,還可重復治療。
3 微創外科在泌尿外科的發展和前景
微創外科發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最早被德國人Killing首先用來做胱鏡觀察狗的腹腔實驗,后來在歐美等國家得以繼續發展。特別是。1983年,英國人Wickham首次在概念、理念和技術條件上完備了微創外科 (MIS),為微創外科的推廣和應用奠定了里程碑式的作用,至今被廣泛應用于胸外科、普外科、婦泌尿外科、產科和小兒外科等各個醫學領域。
1991年初,我國首例MIS實驗完成于云南曲靖和廣州,標志著MIS技術在我國的應用和實驗的開端。伴隨著我國科技實力的增強和醫療機械的不斷改進,我國的微創外科經歷了20多年的高速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診斷和治療流程,取得了一系列的原創性成果。特別是以腹腔鏡手術技術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為代表性的先進技術,已經不但取代了傳統的開腹手術,而且被引入了歐美等發達國家,進一步得到了快速的推廣。
隨著微創技術手段的革新和發展,一些新的科技手段也被廣泛于泌尿外科中。如在電視腹腔鏡手術引入了人工智能機器人,替代了傳統的手術操作者,能有效的防止人為準備的不充分和技術的不熟練度,從而增加治療的成功。微創外科手術標志著外科手術由有創外科走向無創外科的過程,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就,被應用在各個醫學領域,有著廣泛的發展前景。
4 總結
微創外科技術和設備已經被廣泛應用在泌尿外科中,主要應用包括內鏡的應用、腹腔鏡的應用、非侵襲性外科設備的應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植入物治療的應用以及經皮血管內插管術的應用等。經過多年的發展,微創外科技術和設備在泌尿外科中有著廣泛的發展前景,只有不斷革新微創外科技術手段、努力發展和鉆研微創外科的研發,才有可能在日益進步的外科技術和設備發展中占據主動的地位,進而推動微創外科技術和設備在泌尿外科中進一步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金訊波.泌尿微創外科的認識[J],泌尿外科雜,2009,1(1).
[2]田惠忠,陳曉. 泌尿外科醫師腹腔鏡技術的規范化培訓[J],西北醫學教,2007,15(3).
[3]于滿,楊宗偉. 腹腔鏡在泌尿外科重建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內鏡雜,2004,10(9).
篇5
醫學教學的核心是掌握實踐技能,醫學教學過程中必要的示教和觀摩雖有利于學生快速掌握理論和實踐知識,但真正掌握臨床操作技能,則需要一個漫長的實踐過程。泌尿外科臨床學習過程和其他外科專業一樣,都是醫學生在學?;A醫學理論后,要將前期學到的書本知識用于理解并解決各種有關本專業臨床問題。但是由于醫學科學技術及相關手術器械的??菩缘目焖侔l展,導致泌尿外科的臨床學習又不同于其他外科專業。由于泌尿外科所涉及的器官大多通過尿道與外界相通,所以腔、內鏡技術尤其普遍。傳統的4人同臺手術的現象很少,所以學生普遍抱怨親自動手的實踐機會越來越少。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從事泌尿外科臨床教學的教師除了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豐富的臨床經驗,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善于發現問題,采取適合本專業特點的教學方法,培養他們良好的臨床學習思維習慣及處理臨床問題的能力。然而,隨著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的推進,日益惡化的醫療環境及患者自我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使得越來越多的指導老師不能和/或不敢放手讓學生操作,因此學生的動手機會越來越少。這一矛盾在如今醫療教學中日益突出。模仿并重現臨床操作環境的模擬系統成為了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值得重視。
一、腔內泌尿外科的特點
由于泌尿外科涉及的器官大多通過尿道與外界相通,借助醫療器械的不斷進步,使腔內泌尿外科快速發展起來。手術醫生通過尿道或經皮穿刺將專用器械放入泌尿器官空腔內或器官外進行手術操作,目前已從最初的僅可用于觀察的膀胱鏡發展到輸尿管鏡、經皮腎鏡及腹腔鏡(包括后腹腔鏡、單孔腹腔鏡)等,近年更是出現了機器人手術操作系統。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已逐漸取代了大多數傳統的泌尿外科開放性手術。與傳統的開放手術相比,腔內泌尿外科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特點,還可以進入傳統開放手術視野難以暴露的區域如前列腺和腎上腺區域。典型的例子有傳統的恥骨上前列腺摘除術,目前已基本被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所取代,使得患者的創傷大大減小,出血量少,住院時間短,且無傷口,已然成為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標準。腔內泌尿外科所需相應設備主要包括各類窺鏡(如膀胱鏡、輸尿管鏡、精囊鏡、經皮腎鏡)、光源、攝像機、監視器、視頻記錄裝置及手術器械組成。手術或檢查時是將窺鏡置人目標體腔后,利用冷光源進行照明,攝像機采集視頻圖像,并實時展現在監視器。后者可同步利用視頻記錄裝置進行資料貯存,必要時重新播放。
二、腔內泌尿外科教學的困境
首先,傳統單純的講授方法在腔內泌尿外科教學中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和局限性,通常學生無法理解,需要結合實踐來進行講授。但實際臨床中,腔內泌尿外科一般1~2人即可完成,且助手直接參與過程較少,因此對學生而言,動手機會極少,多次旁觀必然導致興趣降低。其次,腔內泌尿外科也存在一定的手術風險,使得老師也極少放手學生實踐。最后,即使學生在僅有的實踐過程中,也多由老師手把手指導,使得學生無法充分暴露自身不足。但是,由于腔內泌尿外科所有操作過程都在顯示器中顯示,使得計算機模擬成為了可能。因此計算機模擬技術在腔內泌尿外科運用相對廣泛。
三、計算機模擬系統特點
計算機模擬系統是借助于計算機技術及硬件設備產生三維空間,構建內鏡操作的虛擬環境,讓各位學生在各種接近臨床實際操作環境下訓練,操作感覺更真實,學習效果更佳。其可模擬腔內泌尿外科中的輸尿管鏡檢查術,前列腺電切術,腹腔鏡技術,經皮腎鏡術等。其主要特點是能夠真實再現整個手術過程,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規范操作,提高操作能力。
四、計算機模擬系統在腔內泌尿外科教學中的優勢
1.教學的靈活。用模擬系統進行教學最明顯的優點是可以完全按照事前設定的教學進度表安排教學。亦可靈活安排教學實踐時間和實踐人員。計算機模擬系統可以通過反復刺激學生的視覺,有利學生對抽象事物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他們掌握知識和技能的興趣,最終將課堂教學提高了一個層次。
2.教學真實、可重復性。計算機模擬系統通過模擬典型的臨床病例和手術環境,學生經過不斷重復訓練,可有效提高認知好操作技能。
3.避免不必要的風險。計算機模擬系統不以真人作為實踐對象,這就大大降低了醫療風險,同時也減少了患者的擔心。在模擬系統操作過程中,若出現重大失誤時,計算機能夠報警提示,使操作者及時做出糾正,反復訓練后,失誤將逐漸減少至無。且計算機有一定的考核評分標準,通過考核的學生進入臨床正式實踐時,將能最大程度的減少失誤,使患者安全得到保障。
4.過程的可控性。計算機模擬系統可以隨時在操作過程中添加一些臨床問題或緊急情況,如出血,穿孔等,來考驗學生應變能力。在操作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需要插入針對性講解和引導學生自由討論,還可以中斷教學過程進行重點講解臨床上容易發生錯誤及并發癥的節點。
5.增進教學效果。手術操作往往是外科實習學員最感興趣的內容,因此模擬系統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有利于教學的參與。同時模擬系統可以詳細地記錄學生每種操作中,操作時間、操作時對組織的損傷及出血量、器械在腹腔內的使用狀況等,這樣,學員可以發現自己在操作中的薄弱面,發現問題、進行針對性練習。老師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制定個體化的教學方案。利用模擬設備,在“真實”的環境中讓學生進行“操作”,爭取平滑過渡到臨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計算機模擬系統的實際應用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是計算機模擬系統在腔內泌尿外科應用最為廣泛的手術,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真實模擬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術過程,顯示器可顯示患者前列腺,膀胱,尿道,由學員進行前列腺電切,計算機記錄出血量,切除比例,完成時間,有無切穿包膜等,并打分,從而考核學員是否掌握該技術。該模擬系統使得學員操作更規范、更專業、更熟練。其他如輸尿管鏡,經皮腎鏡及腹腔鏡模擬系統也逐漸得到了開展。
六、計算機模擬系統的局限性
盡管泌尿外科的腔內操作的臨床特點使得計算機模擬系統在臨床教學中有著無可比擬的優點,但計算機模擬系統畢竟是一種“模擬”,其諸多優點,就是通過模擬訓練是找到一種“感覺”,并不可以完全替代真正的臨床操作,并要告誡學生,臨床上不允許也不能“試錯”??傊?,從事泌尿外科臨床教學的老師一定要適應腔內泌尿外科技術的發展需要,要及時和充分準備應對科技發展帶給泌尿外科的臨床教學帶來的新挑戰。計算機模擬系統為一些臨床技能的訓練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思路和途徑,既保證了患者的安全,又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最終提升教學了質量。我們要在正確認識泌尿外科臨床實踐特點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模擬系統的優勢,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徐耀庭.腔內泌尿外科治療進展[J].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2003,7(5):325-328.
[2]梁培禾,姜慶,林艷君,等.腔內泌尿外科的發展對泌尿外科教學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2,23(1):93-94.
[3]駱益敏,楊海晶,王林.高端計算機模擬系統在臨床技能培訓中的作用[J].中國醫院,2008,12(6):78-79.
篇6
傳統手術:精湛刀鋒磨礪出
1970年,孫玉成從首都醫科大學畢業后便被選派到某師級裝甲兵醫院從事“大外科”工作。年輕的孫玉成,一邊辛苦工作,一邊辛勤學習,養成了“做中學、學中做;實踐中總結、總結中實踐”的好習慣。6年后,孫玉成又被分回母校附屬醫院宣武醫院工作。為了進一步提高醫學理論知識,他在從事臨床工作的同時,攻讀首都醫科大學研究生學業。孫玉成在學習和工作中,堅持理論與實踐并重,養成了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敬業精神。
據記者了解,1995年,孫玉成教授曾與我國泌尿外科學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郭應祿合作,為一位中年腎癌患者行手術治療。1998年,該患者需再次手術治療,但是由于其癌細胞一直在左腎區、后腹壁、肝臟血管間等區域侵襲性生長,并一直沿著下腔靜脈蔓延到右心房,若將整個癌腫切除,難度之大難以想象。然而,孫玉成知難而進,經過充分準備,他再次與郭院士合作,通過手術挽救患者。術中,孫玉成教授的手術刀像是行走在生命的懸崖上,生和死的距離就是一線之隔。孫教授的手術刀嫻熟地游走在被腫瘤侵襲得一塌糊涂的大命脈間,所有在場的醫護人員的心一直跟隨著孫教授的手術刀起伏著。歷經7個多小時后,腫瘤終于被成功切除,在場的所有人緊繃的神經才放松下來。在孫玉成教授神奇的手術刀下,這名患者再一次獲得了新生。
孫玉成教授累計操作各種泌尿系疾病手術達10000余例。他說,泌尿外科疾病的初期治療應以手術為主,醫師對于手術操作的熟練掌握,除了需要量的積累外,還要在長期的臨床和手術實踐中不斷學習、摸索、總結,這樣才能打好外科傳統手術的基本功,才能不斷地創新和發展。
2002年,孫玉成教授成功地為一位102歲的高齡患者進行了開腹手術。該患者患有膀胱和前列腺疾病,膀胱因大出血,使血塊阻塞了尿道。由于患者年逾百歲,心肺功能很差,術前其家屬和一些同行醫生都對開腹手術十分擔心,但孫玉成教授從科學的角度來觀察和檢查這位百歲患者,詳細掌握其全身情況,尤其是對各大臟器的功能現狀進行了充分、客觀的審評,評估其對手術和麻醉的承受限度。最終他判斷:如果手術操作本身不出現問題,并且快捷精巧地完成,患者應該是可以承受的,可以順利度過這個難關。孫教授積極給患者家屬和相關同事做好思想工作,得到了他們的充分配合。整個手術僅用了40分鐘,術后患者恢復良好,逐漸康復。孫教授回憶起此事感慨地說:“這個手術是對我很大的一次考驗,更是對我從醫生涯的一個檢驗。在手術完成后,看到患者健康地恢復,我很欣慰,覺得自己可以算是‘畢業’了?!?/p>
其實,孫玉成教授在臨床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疑難病人和高難度的手術不計其數,但是他總是以一個學生的心態來慎重對待,不斷進取,克服困難,一次次的成功挑戰,使他在醫學道路上越走越遠。
現代微創:精準腔鏡攀沿中
1990年,孫玉成教授到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醫院泌尿外科進修學習前列腺癌的手術治療。1991年,他回國后在國內首先開展了保留神經功能的前列腺癌根治術,以及通過現代腔鏡、微創技術開展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至今已成功實施2000余例,并從未出現過任何技術失誤,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也是國內最低。
孫玉成教授說,醫學微創外科是近20年出現的一門新學科,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痛苦輕、恢復快等優點,是相對于傳統無菌手術等治療方法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革新,也為泌尿外科領域帶來了巨大發展。在現代光學和電子學技術的進步過程中,尿路內腔鏡、腹部腔鏡等設備日益精良。尿道鏡、電切鏡、膀胱鏡、輸尿管鏡、經皮腎鏡等各種專項腔鏡系列,能夠完成幾乎所有泌尿外科領域的手術診斷和治療。孫玉成教授語重心長地告誡泌尿外科醫師,除了認真學習、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要不斷加強新知識和新技能的訓練,提高對現代醫學學科理念和職業道德新要求的認知程度。他說,泌尿外科在診斷和治療模式上都發生了巨大改變,要不斷地學習和總結這些新的經驗和技術,才可以開創出更全面、更現代、更微創的醫療服務。
孫玉成教授以前列腺疾病的微創治療為例,他說:“前列腺氣囊擴展、射頻、微波、前列腺消融術、激光、高能聚焦超聲等治療技術的開展,以及無創的前列腺熱療、前列腺支架等前列腺微創治療技術,拓寬了前列腺手術的適應證,療效更安全、更可靠;尤其是第四代綠激光的前列腺切除術被認為是中等前列腺增生手術的‘金標準’?,F代醫學的發展是迅猛的,也是永無止境的。我在國內曾對不能耐受手術治療的高?;颊呗氏乳_展前列腺支架治療,效果很好,但我還要不斷地學習和研究,探求更好的微創治療方法。”
2002年,孫玉成教授開展了經腹腔鏡手術治療腎臟、輸尿管、膀胱等部位的疾病,極力倡導和推廣“經腹腔鏡腎盂輸尿管取石術”的微創手術。孫玉成教授詳細地向記者介紹了對“腹腔鏡取石”和“經皮腎碎石”的比較,并指出后者的不足,即:一是取石成功率低于前者;二是術后出血等并發癥危害要大于前者;三是對腎組織損傷較大等;四是治療費用太高。由于泌尿系結石的發生情況和部位極其復雜多樣,治療標準很難統一,孫玉成教授一直堅持科學地分析患者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選擇適合不同患者的微創取石治療辦法實施治療。
孫玉成教授為泌尿外科各種微創治療規范化、微創手術技術發展、微創器材的改進研究等也做出了大量工作。他承擔了國家“十五”攻關二級子課題“前列腺增生癥規范化治療方案的研究”;他進行的“前列腺電切供水裝置”研究榮獲北京市衛生局技術進步二等獎,“術中超聲監護尿道內置入鈦鎳記憶合金支架治療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的研究成果榮獲北京市衛生局科技成果二等獎。
在多年的行醫生涯中,“學無止境”的學習態度始終貫穿于孫玉成教授的臨床和科研工作中。1993年8月到9月,孫玉成到美國休斯頓MD.Anderson腫瘤中心學習泌尿腫瘤治療新技術。1996年,他兩次到荷蘭深入學習變性手術方法。2003年,他作為全國泌尿外科“將才工程”的代表,赴美國邁阿密大學參加泌尿外科培訓,進行更尖端的泌尿外科學的學習和研究。
孫玉成教授還經常與美國、法國、德國、荷蘭、日本、新加坡等國的泌尿外科學專家們開展學術交流,同臺手術。他精湛、嫻熟的刀工和快捷、精準的微創技巧,總能博得國際同行專家的喝彩和欽佩。“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些成績的取得與他常年在臨床第一線盡職盡責、一絲不茍的工作密不可分。
篇7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期間收治的泌尿外科患者165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管理方法不同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有85例患者,男性患者有45例,女性患者有40例,年齡在28~4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2±2.6)歲;對照組有80例患者,男性患者有43例,女性患者有37例,年齡在29~4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8±2.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包括基礎護理和并發癥護理等。實驗組患者采取護理安全管理,具體操作如下:①基礎護理。護理人員為患者做好術后飲食護理、皮膚護理、口腔護理、大小便護理等,協助患者翻身,避免患者出現褥瘡,出現任何異常積極采取處理措施。②術后引流管護理。護理人員必須協助患者妥善安置、固定引流管,以免引流管因折疊、扭曲等影響正常引流。密切觀察患者引流液的顏色和引出量等,引流袋定期更換,確保引流袋的清潔和干燥,護理人員需要叮囑留置雙J管的患者采取站立姿勢,指導患者排尿。③切口護理。有切口的患者術后做好切口護理,如果患者切口出現紅腫、疼痛等,立即采取處理措施。④疼痛護理?;颊咝g后絕大多數會出現疼痛,護理人員做好要給患者做好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評估患者疼痛,根據患者的疼痛等級實施對癥治療,可通過聽廣播、聽音樂等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時給予止痛藥止痛。⑤出院指導。叮囑患者出院后在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多食用易消化、高纖維素的食物,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用藥相關注意事項。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引流管異常、藥物差錯、跌傷滑倒以及壓瘡等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以及患者對護理管理的滿意度,分析安全管理在泌尿外科的應用價值。滿意度量表為該院自制,100分制,得分越高表明滿意度越高。
1.4統計方法
應用SPSS11.5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管理后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情況
實驗組患者管理后不良事件發生率為8.2%,對照組患者管理后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1.3%,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對比情況
實驗組護患者對護理管理滿意度為95.3%,對照組患者對護理管理的滿意度為82.5%,兩組患者的滿意度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泌尿外科術后護理中主要存在各種引流管潛在的風險、術后并發癥以及疼痛等不良事件,需要加強術后護理管理[3-4]。泌尿外科手術患者術后一段時間內大多會放置導尿管、膀胱造瘺管、腎造瘺管、輸尿管旁引流管等多種引流管,由于患者術后容易發生出血,護理人員術后需要密切留意患者的引流液顏色,如果發生新鮮血尿需再次手術[5]。泌尿患者術后由于自身身體素質差、抵抗力弱,自身機體免疫力低下,術后容易發生引流管異常、藥物差錯、跌傷滑倒以及壓瘡等,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疼痛也是泌尿外科患者術后常見的并發癥,需要采取適當的止痛措施[6-7]。護理安全管理包括術后基礎護理、引流管護理、切口護理、疼痛護理以及出院指導等,基礎護理主要是患者的病情觀察、飲食指導以及叮囑患者相關注意事項等,要確?;颊咝g后的安全性;引流管的護理主要是確?;颊咝g后正常引流,確保引流液的顏色正常;切口護理主要是避免患者術后發生切口感染,確保切口正常愈合;疼痛護理主要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適當的止痛方法,緩解患者的疼痛;出院指導主要叮是囑患者出院后正確用藥和合理飲食[8-9]。護理安全管理是針對泌尿外科患者術后存在的引流管異常、并發癥以及疼痛等風險做好針對性和預防和護理,促進患者盡快康復。根據該院的研究數據顯示,實驗組患者管理后不良事件發生率8.2%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管理后不良事件發生率31.3%,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對管理滿意度95.3%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對管理滿意度82.5%,兩組患者對護理管理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護理安全管理在泌尿外科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泌尿外科患者術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這與國內相關研究文獻報道[9]結論相近,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值得在泌尿外科中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肖慧琴.護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患者術后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7):170-172.
[2]胡蘭貞.加強護理安全管理提高泌尿外科患者術后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8):71-72.
[3]胡靜.循證護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手術患者術后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9):89-90.
[4]劉卓嬌,任大勇,謝文娟,等.優質護理在泌尿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5,18(4):644-647.
[5]王蓮芬.泌尿外科醫院感染高危因素及護理對策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4(7):272.
[6]周俊林,張嘩,張宏,等.200例泌尿外科患者術后并發癥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11):122-124.
[7]丁萍.快速康復外科在泌尿外科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20):1854-1857.
篇8
1泌尿外科腫瘤患者采用腹腔鏡技術治療進展
1.1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
前列腺根治術、放療、冷凍及期待療法等是臨床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療思路。術后疼痛、保留尿管時間在10d以上等是開放性前列腺癌根治術的主要并發癥。多家科研機構證實,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能夠促進上述并發癥的最大限度減少,比開放性手術具有更短的術后不適時間、術后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目前,在局限前列腺癌的治療中,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標準術式[1-3]。
在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對患者腫瘤及其生物學復發等方面的問題的控制方面,Guillonneau等醫學學者進行了大量的前瞻性研究,發現在術后病理標本的切緣陽性率方面,臨床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1000例中,T2a、T2b、T3a、T3b期分別為6.9%、18.6%、30.0%、34.0%。術前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水平、Gleason評分的高低、臨床分期等是切緣陽性率的主要因素。而總體無聲化進展的三年生存率、切緣陽性的無進展生存率、切緣陰性的無進展生存率分別達到了90.5%、80.0%、94.0%[4-5]。
其中最具意義的進展是保留性神經的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其能夠成功的關鍵在于在手術過程中腹腔鏡的放大作用和腔鏡下超聲對前列腺側韌帶血管神經束的檢測,治療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改善,Link等醫學學者向122例接受腹腔鏡保留性神經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發放了一項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問卷,讓其分別在手術之前和手術之后的3個月、半年、1年作答,結果表明,在恢復方面,手術之后3個月的患者占總數的20.8%,半年后為42.6%,一年后為50%以上[6]。
1.2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
如果患者的病變對側腎臟建在并具有良好的腎功能,那么就給予其腹腔鏡腎癌根治性切除術;如果患者為孤立腎腫瘤或其病變對側腎功能異?;蛉狈ν暾穆阅I功能,則給予其保留腎單位的腎部分切除術[5]。大量臨床醫學研究表明,運用開放腎部分切除術和開放根治性切除治療具有正常腎功能、單發、直徑在4cm以下的腫瘤患者,長期隨訪其無瘤生存率沒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
現階段,隨著醫學科技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現代化成像設備得到了日益廣泛的應用,極大降低了早期具有較小的體積的腎癌漏診率,腎部分切除術的開展隨著初診時低分期腫瘤的發現的日益增多而越來越廣泛,臨床醫師在實施手術的過程中借助先進的腹腔鏡技術及設備可以對開放性手術的步驟進行模仿。直視下對組織進行切割、運用術中腔鏡下超聲將腫瘤組織完整切除下來,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行集合系統的腔鏡下的修補和切開[7]。Kim等醫學學者表明,在并發癥的發生率方面,和腹腔鏡腎根治性切除術相比,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并沒有明顯的升高。在多中心實驗研究方面,Rassweiler等醫學學者報道,行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的53例平均腫瘤直徑是2.3cm的患者,手術過程中對其運用超刀、電凝等措施,平均出血量、手術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分別為250ml、3.2h和5.4d。其中改行開放手術的4例,占總數的8%;術后出現漏尿的5例,占總數的10%。在單中心實驗研究方面,Gill等醫學學者報道,行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的50例平均腫瘤直徑是3cm的患者,手術過程中熱缺血時間及平均手術時間分別為23min和3h,并發癥發生率在10%以下[8-11]。
2泌尿外科腫瘤患者采用的腹腔鏡技術有待進一步提高
泌尿外科領域中的一項主要任務和系統工程就包括對腹腔鏡手術的全面提升,涉及方方面面,比如,腹腔鏡技術相關病理生理實驗研究、腹腔鏡培訓及術者手術經驗的提升、腹腔鏡下應用解剖研究等[12-14]。因此,應該對科技進步的重要性給予充分的重視,從而促進腹腔鏡手術的極大發展與進步。比如,超聲刀、tissuelink、Hem-o-lok、等離子到等組織切割和止血器械大大降低了高難度手術的操作難度,并極大提升了其安全系數,而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又給泌尿外科腫瘤的治療提供了一個無比開闊的前景。
在泌尿外科腫瘤患者的腔鏡治療中,其治療效果接近于開放手術,但是和開放手術相比,其具有較低的并發癥發生率和較短的術后恢復時間。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腹腔鏡手術設備得到了不斷的更新,其高科技機器人手術操作的精確度及視野的放大作用更是遠遠優越于開放手術,值得在臨床廣為推廣。
參考文獻
[1]徐丹楓,崔心剛,鄭軍華,等.后腹腔鏡下保留腎單位的腎腫瘤切除術(附7例報告).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08,27:917-918.
[2]張旭,馬鑫,王少剛,等.后腹腔鏡包膜下腎切除術治療嚴重感染粘連性無功能腎(附12例報告).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7,25(5):296-299.
[3]張旭,傅斌.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的現狀與展望.中國醫刊,2009,40(1):18-21.
[4]張旭.我國泌尿外科腹腔鏡領域的發展現狀.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9,26(3):149-150.
[5]汪清,吳群,王勝軍,等.腹腔鏡在泌尿外科手術中的應用(附340例分析).中國內鏡雜志,2011,12:318-340.
[6]馬潞林,黃毅,田曉軍,等.后腹腔鏡根治性腎癌切除術.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9,26:157-159.
[7]陳岐輝,姜鳳明,王春喜,等.后腹腔鏡腎上腺病變手術102例臨床分析.吉林醫學,2011,26:1038-1039.
[8]呂立紅.外科腹腔鏡手術術前臍部皮膚準備方法的探討.吉林醫學,2010,11:5669-5670.
[9]那彥群,吳剛,郝金瑞,等.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141例分析.中華外科雜志,2007,36:143-145.
[10]禹躍海,高風英,嚴秀英.術前備皮與腹部切口感染的探討.青海醫藥雜志,2009,26:15-16.
[11]楊文增,郭景陽,魏若晶,等.腔鏡下處理腎締及異位血管、延口直視游離腎臟在較大腎癌手術治療中的應用.山東醫藥,2010,50(6):106.
篇9
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臨床療效
大部分泌尿外科患者均需手術治療,傳統開放性手術雖能有效緩解病情,但其術中損傷較大,往往均會影響患者術后恢復情況。隨著臨床微創醫學的不斷發展,腹腔鏡技術已成為泌尿外科等眾多科室的主要治療手段,其不但能確保術野清晰,也可明顯降低手術應激性損傷情況,具有療效確切、安全可靠的優勢[1]。本研究就腹腔鏡手術治療泌尿外科疾病的臨床療效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泌尿外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2例,女68例,年齡12~76歲,平均(38.6±2.1)歲;疾病類型:腎囊腫58例,腎上腺腫瘤32例,輸尿管結石24例,精索靜脈曲張12例,重度腎積水8例,無功能腎積水6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7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手術,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開放性手術[2]。觀察組患者行腹腔鏡手術,具體方法為:患者取側臥位,沿其腋中線髂嵴上部做一2cm切口,分離肌層,并將其分離至筋膜,撐開后放置腹膜后間隙,并放置自行調制的水囊,水囊中具備300~500ml的0.9%氯化鈉注射液。在水囊中放置套管,并注入CO2,氣壓維持在1.5~1.9kPa,然后放置內鏡[3]。建立CO2氣腹后,根據患者具體疾病給予針對性手術方案,腎囊腫患者行腹膜后腹腔鏡去頂術,腎上腺腫瘤患者行后腹腔鏡腫瘤切除術,輸尿管結石患者行后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術,精索靜脈曲張患者行腹腔鏡高危結扎術,腎積水患者行后腹腔鏡離斷式腎盂成形術。
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1次手術成功率、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下床時間。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1次手術成功率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①1次手術成功率:觀察組患者1次手術成功67例,成功率為95.7%(67/70);對照組患者1次手術成功34例,成功率為48.6%(34/70);觀察組患者1次手術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觀察組患者術后未見并發癥發生;對照組患者中,感染3例,繼發出血5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1.4%(8/70);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下床時間比較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下床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3討論
泌尿外科涵蓋諸多疾病,各類尿結石、復雜性腎結石、腎臟腫瘤及精索鞘膜積液均屬于泌尿外科疾病范疇[4]。在以往泌尿外科疾病治療過程中,會采取傳統開放手術治療,但是該手術方法治療效果不甚理想,創傷大,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術后并發癥較多。以術后并發癥為例,可能會出現繼發出血、腹腔或切口感染、腸粘連。針對這些并發癥,在手術過程中便需要積極做好預防措施,按照科學的手術流程進行,遵循手術規范操作。而臨床實踐表明[5],對泌尿外科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效果明顯,經腹膜實施腹腔鏡手術,對腹腔干擾程度低,同時操作簡單、創傷小,能明顯降低患者疼痛,并發癥發生率低。宋體松等[6]經研究表明,泌尿外科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效果明顯優于傳統開放手術,其可明顯縮短治療時間,提高1次手術成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1次手術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下床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提示腹腔鏡手術治療泌尿外科患者臨床效果明顯,能明顯提高1次手術成功率,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同時可縮短治療時間。
參考文獻
[1]賴晉晉.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當代醫學,2013,4(9):58-59.
[2]王新宇.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70例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15,1(12):47-49.
[3]白遵光,王昭輝,雷振華,等.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7(9):1647-1648.
[4]時堅.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中外醫療,2014,5(32):165-166.
篇10
據悉,目前國際上對組織工程的研究已經成為熱點。通俗地理解,它與器官移植類似,只不過它不是實體器官的移植,而是將通過組織工程合成的東西如人造腸管、膀胱等植入人體并與人體組織相融合,從而作為缺失組織的必要補充。如腹內組織的腸線經縫合后,就無需拆線。其機理就是經人體對其化學物質降解后,慢慢進行了吸收和融合,最終與人體融為一體。
劉致中介紹道,該項目已進入動物實驗階段,相信很快就會有新的突破。這讓記者對包鋼醫院、對泌尿外科以及對劉致中本人,不得不再一次刮目相看。
一個專家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直接代表了他的科室和他所在的醫院水平,而一所醫院所能提供的科研環境和條件也直接影響著一個專家的科研進展。
早在1981年,內蒙古包鋼醫院就成立了泌尿外科,同年與北京專家合作,成功完成了內蒙古地區第一例腎臟移植手術,成為當時全國第33家有能力施行臟器移植的醫院。從那天起,包鋼醫院泌尿外科的醫生們似乎就承載了醫學高端領域的研究使命。
劉致中說,器官移植這項技術,是上世紀的三大醫學成果之一,而腎臟移植在上世紀90年代中晚期已趨于成熟。作為內蒙古地區唯一一家得到認證的器官移植醫院,包鋼醫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無論從術前的組織配型、手術、術后的管理、免疫抑制劑的調整還是血CSA、FK506的濃度測定,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目前為止,共開展同種異體腎移植術320余例,其中活體腎移植術為86例,10年以上存活率為70%。
劉致中介紹,器官移植技術已不是難題,困擾器官移植的難題是排異反應問題。目前,早期排異反應的難題雖已攻克,但慢性排異反應的問題至今還是醫務人員探討的課題。
據統計,我國每年大約有100萬人患有腎病或在做透析,其中有30萬~40萬人需要做腎移植,而只有6000~7000人能夠完成腎移植手術,原因就是腎源遠遠不足。2011年8月,我國啟動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在國際上提出中國心臟死亡器官捐獻分類標準,并建立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分配體系。經過兩年的試點工作,已經取得初步成果,2013年在全國范圍內推廣DCD,這標志著我國器官移植事業將走上規范管理、志愿捐獻的道路。
目前,規范、完善的捐獻體系正在建設中,再加上歷史文化背景的差異,法律建設的滯后,宣傳普及工作的缺乏等,我國器官組織捐獻工作落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包鋼醫院成功完成DCD器官移植11例,移植效果與傳統的一致,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及社會效益。他們正確把握我國公民DCD供體特點,建立科學規范的器官捐獻獲取流程,再加上合理使用保護供體器官質量措施,對內蒙古地區開展公民死亡器官捐獻起到了積極作用。
微創腔鏡技術是今后醫學發展的方向和研究熱點,包鋼醫院在這個方面也取得了傲人成績。在自治區內形成獨特的優勢,并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臨床技術人才。
2002年,包鋼醫院獨立開展了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同年,相繼開展了輸尿管鏡、經皮腎鏡等微創技術,這對鑄型結石、復雜上尿路結石、多次體外碎石效果不佳等結石的處理提供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2006年,包鋼醫院獨立開展了腹腔鏡技術,(腹腔鏡手術包括腎囊腫去頂、腎上腺腫瘤切除、腎切除、保留腎單位的腎部分切除術、腎癌根治、腎輸尿管全長切除、腎部分切除等)已成為常規術式。泌尿外科約70%的手術都是靠微創解決,這些技術的逐漸成熟不僅滿足了百姓日益增長的看病要求,而且也帶動了包頭地區醫療水平的提高。
包鋼醫院泌尿外科的第三大特色是血液凈化業務的成熟與發展。血液透析是腎病患者的治療手段之一。在劉致中的帶領下,包鋼醫院血液凈化中心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專職醫療護理隊伍,他們從事多年血液透析工作,技術過硬,并多次在北京、南京等地醫院進修學習。主要開展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維持性透析和急性腎功能衰竭的搶救,并開展了血液透析過濾、血液灌流等業務。目前,包鋼醫院擁有透析機41臺,年透析患者接近兩萬人次。由于對患者的先期工作做得到位,目前患者最長存活時間達20多年。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更新,包鋼醫院泌尿外科的醫務人員始終走在醫療的最前沿。在醫院的大力支持下,他們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先后引進了輸尿管軟鏡、腎鏡、腹腔鏡、EMS氣壓彈道碎石、鈥激光碎石機、生物反饋治療室、男科工作站等先進設備,并獨立完成各類復雜手術(巨大腎上腺腫瘤、巨大腎腫瘤、孤立腎較大腎癌的保留腎臟手術、早期前列腺癌的根治術及晚期前列腺癌的各種內分泌治療、膀胱癌膀胱全切術后各類尿流改道手術如回腸膀胱、原位新膀胱等),使泌尿外科的業務范圍更加完善。
篇1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9年7月-2012年8月在本院泌尿外科治療的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2例,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20例,2型糖尿病62例;合并冠心病11例,合并心血管疾病12例和合并原發性高血壓19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試驗組男34例,女7例;年齡55~76歲,平均(72.4±2.2)歲;病程2~8年,平均(5.5±2.0)年。對照組男35例,女6例;年齡56~76歲,平均(72.3±2.3)歲;病程2~8年,平均(5.6±2.1)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和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1.2 圍術期護理 對照組實施一般性基礎護理,試驗組患者在手術前和手術后都實施了有針對性的護理。
1.2.1 手術前護理 (1)飲食護理。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不容易控制,所以在患者日常生活中飲食的指導就顯得格外重要[3]。護理人員應該向患者和患者家屬說明飲食的重要性,使他們能夠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飲食指導。糖尿病患者日常飲食應該以高蛋白和低糖為主,切忌高糖飲食。在飲食中還應該加入蔬菜等粗纖維,這樣既增強患者腸道的蠕動,便于排便,又能幫助患者控制血糖[4]??傊颊咴谑中g前應該減少高糖食物,及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便于日后的康復。(2)心理護理。這類病癥以老年人居多,而且老年人身體虛弱,行動遲緩,對于手術可能會產生信心不足的情況[5]。此時護理人員應該及時察覺患者的心態,鼓勵和支持患者,消除他們的消極情緒,增強他們對手術的信心。手術前老年患者容易產生對手術不信任的情緒,擔心手術是否能順利完成。此時護理人員應該向他們介紹手術的基本常識和成功案例,以增強他們對手術的信心,以便能積極配合手術的完成。(3)血糖控制。患者在手術前應借助胰島素控制血糖,一般采用皮下注射的方法,在就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胰島素。胰島素的劑量是根據患者自身的狀況,但不宜過快,過快容易出現頭痛惡心、乏力等癥狀,對患者的手術會帶來一定的影響[6]。
1.2.2 手術后護理 (1)血糖的控制。患者手術后每2 h對血糖進行監控。如果血糖失去控制,將對患者產生不良影響[7]。在本研究中,患者術后用注射胰島素的方式來控制血糖。待血糖逐漸平穩后,將胰島素加入能量合劑中點滴進入患者體內。這樣做可能提高患者體內的糖含量,利于患者能量的補充和傷口的愈合。(2)感染的護理。糖尿病患者在手術后自身蛋白質合成能力下降,切口的自我修復能力降低,同時也容易引起細菌的感染。所以護理人員應該密切觀察患者切口的愈合情況,及時使用抗生素,以免切口發生感染[8]。(3)呼吸道護理?;颊咴谑中g后會產生呼吸困難的情況,這樣容易導致氣管內分泌物潴留,很可能導致肺部感染。所以護理人員應該督促和指導患者科學呼吸,并且每隔2 h為患者翻身扣背,使之順暢呼吸。(4)患者手術后一般比較虛弱,經常躺在床上,所以護理人員應該協助患者勤換衣服,加強個人衛生。護理人員還應該定時為患者翻身并做好皮膚護理,保持患者個人衛生。(5)尿道引流管的護理。護理人員應該密切觀察患者尿道引流管中液體的顏色和性質,以便監視患者膀胱和尿道的情況。及時為患者更換引流袋和保持引流的通暢[9]。(6)泌尿外科手術容易造成患者細菌感染,可選用生理鹽水對膀胱進行沖洗,避免血塊堵塞膀胱。護理人員還應該觀測患者的各項指標和引流管內液體的顏色,防止患者發生大出血。
1.3 觀察指標 (1)兩組護理干預后并發癥情況;(2)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空腹血糖情況;(3)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焦慮情況。
1.4 效果評價標準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共有20項內容,每項分數相加得總粗分,標準分為總粗分乘以系數1.25,標準分為50分作為臨界值,得分越低表示焦慮程度越低。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試驗組發生并發癥12例(29.3%),對照組發生并發癥23例(56.1%),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8.761,P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空腹血糖及SAS評分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空腹血糖水平及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對于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圍術期的護理具有一定的難度和復雜性,如果護理不當,則有可能延緩患者的康復[10]。本院歸納總結了此類患者可能出現的情況,并針對這些情況對試驗組實施了相關護理。在手術前進行了營養護理與心理護理,為患者制定了合理的飲食方案,以控制其血糖,同時也進行了心理疏導,消除患者憂慮及恐懼心理。手術后對患者也進行了相關護理,如引流管的護理,個人衛生的護理及抗細菌感染護理。
在本文研究中,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僅為29.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56.1%,這說明對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可減少尿道感染,惡心嘔吐等并發癥發生率。兩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SAS評分均有所下降,且試驗組患者恢復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總之,對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可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有效控制血糖和改善患者焦慮情況。本文也為臨床護理提供一定依據。
參考文獻
[1]王曉華,劉桂連.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圍術期的護理[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08,8(2):84-85.
[2]戴玲.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圍手術期的護理[J].健康大視野,2012,20(10):195-196.
[3]何戎華.老年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處理[J].實用老年雜志,2002,14(1):10-11.
[4]楊樹,高世平.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圍手術期的護理[J].醫學信息,2009,22(11):2543-2544.
[5]唱榮艷,楊曉梅.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圍手術期護理[J].實用醫學雜志,2008,24(16):2898-2899.
[6]廖濟林,張向東,馬作良,等.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伴發外科病的圍手術期處理[J].新醫學,2004,35(12):761-762.
[7]黃法江,季小來,徐江浩,等.糖尿病患者伴泌尿外科急診的圍手術期處理[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05,10(6):349-350.
[8]杜坤俊.個性化護理模式應用于泌尿外科手術患者護理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下半月刊(外科護理),2010,16(5):84-85.
篇12
doi:10.14033/ki.cfmr.2016.22.083
泌尿外科為臨床上應用手術治療方法對泌尿系統疾病進行治療的科室,此科室除了具有自己的特點外,其圍術期涉及的知識比較廣泛,所以本科實習的護生在本科室實習過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識亦比較廣泛[1]。目前臨床上比較關注對護生進行的帶教模式,由于不同帶教模式對護生產生的影響程度不同,所以本科室十分重視對實習護生帶教過程中的帶教模式的選擇[2]。本研究選擇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泌尿外科進行實習的50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依據帶教方式的不同分為試驗組和常規組,對臨床路徑教學法應用于泌尿外科護生臨床帶教中的效果進行評析,具體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泌尿外科進行實習的50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依據帶教方式的不同分為試驗組和常規組,每組25名,其中試驗組應用臨床路徑教學法進行帶教,常規組應用常規方法進行帶教。試驗組的25名護生中包括男5名,女20名,年齡20~26歲,平均(21.56±2.62)歲,實習時間5~9個月,平均(5.23±1.02)個月,接受教育水平:本科生4名,大專生19名,中專生2名。常規組的25名護生中包括男4名,女21名,年齡19~25歲,平均(20.98±2.52)歲,實習時間4~8個月,平均(5.34±1.16)個月,接受教育水平:本科生2名,大專生20名,中專生3名。兩組實習護生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與實習時間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帶教方法
1.2.1 常規組實習護生帶教方法 25名護生全部按常規程序進行帶教,首先制定好帶教內容的大綱,然后對不同的內容進行分階段帶教。在帶教前對帶教內容的難點和重點進行詳細的介紹,然后結合臨床上相應的病例進行帶教[3]。
1.2.2 試驗組實習護生帶教方法 25名護生全部按臨床路徑教學法進行帶教,對每一個護生的學習能力和掌握程度進行了解后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帶教,并且根據不斷發展與改進的臨床治療技術對相應的臨床護理帶教進行調整,使實習護生掌握先進技術的護理知識,同時接受最契合臨床的護理方法[4]。
1.3 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并記錄試驗組與常規組護生在進科和出科時對泌尿外科圍術期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觀察對比兩組護生對帶教模式的滿意程度。
1.4 判定標準
以知識問卷的方式對所有泌尿外科實習護生的圍術期護理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調查和評估,調查問卷的內容全部為護理帶教過程中講解的帶教知識點及其有關擴展和延伸的內容,主要包括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護理以及基礎護理等有關護理知識的評估。每個部分的評分范圍均為0~100分,評分越高表示帶教效果越好[5]。以不記名問卷的形式對所有泌尿外科實習護生對帶教模式的滿意程度進行調查和評估,問卷包括非常滿意、一般滿意與不滿意三個選項,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2.0軟件對研究所得各項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泌尿外科實習護生的圍術期護理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進科時兩組護生對泌尿外科圍術期知識的掌握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科時試驗組護生對泌尿外科圍術期知識的掌握情況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泌尿外科實習護生對帶教模式滿意程度比較
試驗組實習護生對帶教模式的總滿意率(96.00%)明顯高于常規組實習護生的總滿意率(72.0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臨床上泌尿外科圍術期涉及到廣泛的知識體系,因此對醫護人員尤其是實習護生的要求比較高,所以應特別注重對護生實行的帶教模式的選擇。
常規帶教模式一般是先制定好帶教內容的大綱,然后對不同的內容進行分階段帶教,在帶教前對帶教內容的難點和重點進行詳細的介紹,然后結合臨床上相應的病例進行帶教,針對性比較差,缺乏個性化帶教特點。除此之外,醫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臨床治療技術也不斷發展與改進,其臨床上相對應的臨床護理帶教也應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更加顯露出常規方法實習帶教的弊端。臨床路徑教學法在帶教過程中對每一個護生的學習能力和掌握程度進行了解后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帶教,并且根據不斷發展與改進的臨床治療技術對相應的臨床護理帶教進行調整,使實習護生掌握先進技術的護理知識,同時確保其接受的護理帶教知識與臨床更為契合,所以其更受廣大護生的歡迎[6]。臨床路徑教學法中制定的教學內容與臨床更為契合,且其對每一位實習護生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所以獲得的帶教效果較好,另外其對每一位護生均進行針對性處理成為其滿意程度比較高的重要原因。鄒孟軍等[7]在師生雙向評價護理教學質量法在泌尿外科護生帶教中的應用一文中得出臨床路徑教學法用于實習護生帶教的臨床效果比常規方法好,實習護生的總滿意率(97.82%)遠高于常規組的(80.13%),Foley等[8]及于俊娟等[9]也得出了相似的結論,與本研究試驗的結論相一致。
本研究選擇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泌尿外科進行實習的50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依據帶教方式的不同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常規組,對臨床路徑教學法應用于泌尿外科護生臨床帶教中的效果進行了評析,結果顯示進科時兩組護生對泌尿外科圍術期知識的掌握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科時試驗組護生對泌尿外科圍術期知識的掌握情況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臨床路徑教學法應用于泌尿外科護生臨床帶教中的臨床效果比較好,受到廣大護生的歡迎,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李麗,龐蘭,黃琨,等.優質護理中泌尿外科護理帶教方法的探討[J].全科護理,2012,10(34):3233-3234.
[2]何石鋒,吳小候.基于臨床路徑的教學方法在泌尿外科研究生臨床帶教中的體會[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2,11(1):1423-1426.
[3]盧杏新,黃英凡.人本原理在腫溜泌尿外科護生帶教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29(10):1218-1219.
[4]肖海鳥,李海燕,吳春燕,等.臨床路徑教學法在泌尿外科護生臨床帶教中的實施效果[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27(7):102,113.
[5]蕭蕙,包慶惠.臨床路徑教學法在中醫護理臨床教學中的實踐與探討[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l4(16):1399-1402.
[6]盧麗珠,錢細友,崔金玲,等.臨床路徑在急診護理教學中的應用與體會[J].臨床醫學工程,2012,16(18):1968-1969.
篇13
2.1資料來源
本文就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的泌尿外科1000例出院病例,其中男610例子,女390例,年齡在16歲―80歲,平均年齡約62歲?;颊咴谧≡呵岸蓟加忻谀虻澜Y石、腎結石、腎囊腫、腎積水、膀胱癌、前列腺增生癥、前列腺癌等泌尿生殖道疾病。
2.2方法
本文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根據《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觀察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的臨床癥狀、細菌培養、體溫單、臨床用藥等資料來判斷其在住院期間是否被感染,統計分析我院泌尿外科發生醫院感染的概率、感染部位、感染對患者后期治療和生產質量的影響。將住院期間被感染的泌尿外科患者與未感染的泌尿外科患者分組對照研究,以年齡、性別、合并基礎疾病、是否留置尿管、留置尿管時間、手術時間、預防抗菌藥物為對照因素,來進行綜合分析。并對結果進行統計學處理,以使得其具有較好的統計學意義。 結果
在被研究的1000例病患中,住院期間發生感染的是89例,其發生概率是8.90%,其中發生泌尿道感染的是42例,上下呼吸道感染22例,傷口感染16例,消化系統感染9例。在這些住院期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被送檢結果顯示,檢出病原菌49株,標本陽性率為73.43%。住院期間泌尿外科患者發生感染的各因素調查中,年齡高、患者患有糖尿病等基礎病情、泌尿外科手術時間較長、在體內留置導尿管的時間長都是泌尿外科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討論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和人們對住院期間環境的要求提高,我國對醫院感染研究的深度和寬度都不斷取得新的成績,醫院環境監控和潔凈管理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但由于患者病情的復雜性,以及患者手術治療風險的存在,泌尿外科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率仍比較高,為8.90%,這與醫院內部其他科室的住院患者感染率相比來說,是遠遠高出的。
通過前面的研究資料分析和結果發現,泌尿外科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感染存在幾個較為明顯的特征。第一,感染案例中泌尿道感染最多,為42例,占比達到47.2%;呼吸道感染次之,為22例,占比24.7%。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這是由于在泌尿外科手術中,留置尿管在手術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患者留置尿管時間越長,其發生住院期間感染的幾率就會提高很多。而泌尿外科患者病情容易反復發作,引發尿路感染,這是由于泌尿系統疾病自身特點造成的。
第二,泌尿外科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大多為腸道菌群,隸屬于內源性感染。從泌尿外科患者的送檢的病原菌檢測結果表明,大腸埃希菌占比高達最高36.93%,肺炎克雷伯菌13.27%,僅此兩項就占病原總株數的50.20%。出現這樣的菌群分布情況,造成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在感染因素分析中,泌尿外科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白色假絲酵母菌感染12.01%,該數據表明患者住院期間發生說真菌感染概率上升,除患者自身免疫機能下降外,海域醫院臨床用藥不當使得患者體內菌群失調引發感染,特別是廣譜抗菌藥物的不當使用容易引發患者真菌感染,這要求醫護人員在泌尿外科患者住院期間必須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防范病患真菌感染。
第三,泌尿外科患者住院期間發生感染的因素眾多,其中高齡因素較為明顯。65周歲以上的患者發生感染的概率大大高于65周歲以下患者。高齡泌尿外科患者容易發生醫院感染的原因也是非常復雜的,這與老年人自身免疫系統下降,多患有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自身對病菌的防御機能較弱,低血糖、貧血等基礎疾病也影響患者傷口愈合,增加感染機會。預防性的廣譜抗菌藥物對感染有害無益,容易引發真菌感染和其他疾病。此外,患者手術時間長短、手術器械是否清潔、手術傷口的大小都可能對住院感染造成較大影響,破壞傷口附近組織防御感染的能力,給病菌入侵創造了機會。在老年患者治療過程中要增強其免疫功能,特別是女性尿路系統相比男性更容易受到感染,其老年女性絕經使得尿道粘膜發生退行性變,容易引起感染。泌尿外科患者進行尿路檢查是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須保證引流管的無菌,減少感染機會。
結語
從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泌尿外科患者年齡高低、是否患有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手術時間長短、手術環境是否潔凈、治療方法是否科學合理、抗感染藥物是否使用正確等等都可能是誘發患者住院期間感染的因素。泌尿外科患者完全避免感染是不可能的,但是降低感染比例缺失可以通過建立健全醫院管理機制,完善手術和護理規章制度,加強治療全過程的監控力度來實現。為了降低患者住院期間發生感染,要著力改善患者身體情況,提高其防御病菌的免疫力;正確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嚴格執行無菌化手術,按照具體規定保管一次性物品,術前術中嚴格洗手,縮短導尿管在患者體內滯留時間等等。
參考文獻:
[1]何志娟.77例住院患者尿路感染臨床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7).
[2]潘海玲.泌尿外科病室控制感染防范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4).